基本介绍
常见的固体制剂有粉末、颗粒、片剂、胶囊、滴丸、薄膜等,约占药物制剂的 70%。与液体制剂相比,固体制剂的共同特点是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好,制造成本较低,便于服用和携带。无论是哪种生产工艺,片剂、胶囊剂和颗粒剂生产的第一道制粒工序都大同小异,如混合、制粒、干燥和分选等。主要设备有:制粒机、研磨制粒机、通用混合机、片剂机/胶囊灌装机、包衣机等。
造粒原理
造粒的原理:造粒操作使颗粒具有一些相应的目的,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。例如,如果颗粒是颗粒剂和胶囊剂中的产品,那么造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物料的流动性、分散性和粘附性,便于精确计量和保护生产环境,同时也是为了保证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均匀、外形美观等。在片剂生产中,颗粒是中间产品,它不仅要改善流动性以减少片剂的重量差,还要保证颗粒的压缩成型性。制粒方法有很多种,即使是相同的处方,制粒内容物不仅形状、大小、强度不同,而且崩解度、溶解度也不同,导致农药效果不同。因此,应根据所需颗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造粒方法。
常见的造粒方法:
湿法造粒、一步法造粒、干法造粒和喷雾造粒。
造粒的目的:
- a、提高流动性。一般来说,颗粒的粒径比粉末的粒径大,每个颗粒周围能接触到的颗粒数量少,粘附性和凝集性大大减弱,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料的流动性。物料虽然是固体,但可以像液体一样定量处理。
- b、防止各组分分离。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粒度和密度不同时,容易产生离析,通过混合后造粒或造粒后混合可有效防止离析。
- c、防止粉尘飞扬和附着在墙上。粉尘飞扬和粉末附着现象严重。造粒后可防止环境污染和原料流失,有利于 GMP 管理。
- 调整填料密度以提高溶解度;
- e、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的均匀传递;
- f、便于携带,提高商品价值。